最近,我们天天都在 " 见证历史 "。
北京时间今天凌晨,白宫新闻秘书宣布,美国对华关税已经提高到 104%,并且新税率已经生效。
高达三位数的关税税率,对于长期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我们而言,无疑是 " 活久见 "。
4 月 9 日一直被视为一个关键的日期。根据特朗普此前发出的关税威胁,这是加征关税税率生效的日子。现在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加征关税税率如何落地还有最后悬念,不过对华关税的棒槌,已然重重砸下。
不管美国这一波关税战是不是要对抗全世界,反正肯定是要对抗中国了。
在特朗普政权的行为逻辑下,今天这个 104% 的关税已经不让人意外。
对美国而言,高额的对华关税到底是 " 伤敌一千,自损五百 ",还是 " 伤敌一千,自损两千 ",人们存在很大分歧。不过,不管美国最后 " 自损 " 多少,中国肯定会被 " 伤敌一千 ",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冲击是无可避免的。
但如果乐观点来看,加征关税之后无非两个走向。
其一,中美经贸加速脱钩,中国在外部压力下主动变革,扩大内需。
其二,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对中国廉价商品的需求仍然存在,过高的税率使得执法成本高企,中国商品仍然可能通过弯弯绕的方式进入美国。
我的律师朋友敏大说," 以美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禁酒令作比,如果美国政府精准打击苏格兰威士忌,可能确实可以让苏格兰产的威士忌在美国市场消失。但如果美国政府通过的是全国性、一刀切的禁酒令,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如历史上发生的那样,大范围屡禁不绝的走私和私酿。"
" 如果美国对全世界都施加高额关税,对中国的额外关税加总到 100% 以上,我反而乐观起来了。不要说中国企业,美国私营企业自己都会想出办法来规避美国政府的监管。他们的这些办法,一定不是美国政府乐见的。" 这是敏大的判断。
不论上面这两个走向出现哪一种,或是同时出现,其实事情都未必会糟糕到哪里去。
关于宏观,我就简单分析到此。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战,但对于普通人而言,这场战争的走向到底如何,我们并不在牌桌上。
比起对战争的兵棋推演,怎样面对这场战争,对我们才是更重要的问题。
第一,认真工作。贸易战肯定会影响宏观经济,宏观经济肯定会影响就业,这一点作为普通打工人是改变不了的。但我们能做的是 " 降低预期 "。很多人习惯了高增长时期的惯性,别看从 2018 年以来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了这么久,还是有很多行业、很多企业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曲线,从业者还是希望升职加薪。尤其是今年年初 DeepSeek 这波热潮之后,社会情绪又高涨起来,很多人的预期又变得更高了。
很多时候,我们都能听到有人对公司,对上级的种种抱怨。但现在这个时候,普通打工人也真的可以换位思考一下,其实老板可能比你更难。别冲动,别辞职,苟住就是胜利。
第二,审慎投资。空前的贸易战带来的是巨大的市场震荡,普通人如同小舢板,很难在狂风巨浪中全身而退。保持一定的储蓄水平,给自己留足充分的风险冗余,在资本市场上保持谨慎再谨慎,不要盲目做短线,更不要动辄急于抄底,搞不好就抄在了山腰上。
第三,精进自我。前几个月人人都在谈 AI,贸易战一开打,其他话题全退散了。但实际上我们不要忘了一个宏观背景——技术进步导致结构性失业。贸易战是特朗普上台的产物,特朗普上台本质上是美国工人阶级利益受损的产物,而美国工人阶级利益受损,正是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的产物,这是环环相扣的。
在 21 世纪,所有较为低阶的不具创造性的工种,不管是蓝领还是白领,都面临着巨大的被替代的风险。人没有办法和 AI 抢工作,目前人的强项在于体验和情感,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,自己有没有机会往这方面靠。
在全新的社会形态下,探索新的方向不需要辞职,尝试做个斜杠青年,未必能赚多少钱,但总可以让自己多条路。
第四,快乐生活。当年抗战期间,日本轰炸四川,等到敌机撤离,大家就又到茶馆里吃茶了。这就是四川人的性格,哪怕真正的热战,也不改变生活的节奏。
现在更应该如此。没必要被一个特朗普搞得抑郁,该吃吃,该喝喝,这是最好的。更何况,既然中国经济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内需不足,那么你每一次出门消费,都是在为中国经济做贡献,既取悦了自己,也帮助了他人。
" 认真工作,审慎投资,精进自我,快乐生活 ",这 16 个字和大家共勉。
有话要说...